高原电机是的使用环境如何

发布时间:

2022-12-19

由于高原环境气压低,散热条件差, 电机的损耗将会增加,运行效率降低。不是高海拔规格的普通电机,适当降负荷运行较好。否则,电机的寿命及性能都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在短时间内烧毁。因此使用在高原的电机要根据使用工况进行额定电磁负荷和散热重新设计。

  什么是高原电机?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高原电机是使用在海拔高于1000米的电机。指根据国家行业标准:JB/T7573-94高原环境条件下电工产品通用技术条件规定高原电机又分很多级:它们分别是不超过2000米、3000米、4000米、5000米。

  高原地区的主要特征为:

  1、空气压力或空气密度小。

  2、空气温度较低,且温度变化较大。

  3、空气湿度较小。

  3、太阳辐射照度较高。

  4、降水量较少。

  5、每年大风日多。

  6、土壤温度较低,且冻结期长。

  由于上述原因,对电机运行会带来以下不利影响,因而在设计、制造上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1、引起绝缘强度降低:每升高1000米,绝缘强度要降低8-15%。

  2、电气间隙的击穿电压下降,因此要按海拔大小相应增大电气间隙。

  3、电晕起始电压降低,要加强防晕措施。

  4、空气介质冷却效应降低,散热能力下降,温升增加,每升高1000M,温升要增加3-10%,故要修正温升限值。

  在5000m处的空气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空气含氧量的53%。

  为什么高原上不能使用普通电机?

  由于高原环境气压低,散热条件差, 电机的损耗将会增加,运行效率降低。不是高海拔规格的普通电机,适当降负荷运行较好。否则,电机的寿命及性能都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在短时间内烧毁。因此使用在高原的电机要根据使用工况进行额定电磁负荷和散热重新设计。